顿慧动态

规范引领,行稳致远 | 中国肝癌规范行动暨《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巡讲及中国肝癌医疗质量控制行动院长论坛圆满落幕

2024年05月13日

1.jpg

中国肝癌规范行动暨《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巡讲及中国肝癌医疗质量控制行动院长论坛于近日在上海隆重举行,旨在传递先进质控管理经验、推进我国肝癌诊疗规范化、推动肝癌防治水平提升。现场近100位院长和临床专家,以及线上12000多位临床医生齐聚一堂,围绕肝癌规范诊疗的最新理念、技术和方法等热点话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2.jpg


在指南巡讲”规范前行篇“环节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陈拥军教授带来了“《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解读之筛查与诊断篇章”的主题报告。陈主任指出,肝癌患者早诊早治是获得长期生存的关键,现有的AFP+B超影像的检测方式,虽为临床常规的检测方式,但对于极早期小肝癌的检出存在明显不足。他进一步介绍到,7种微小核糖核酸检测试剂盒miRNA7™对极早期肝癌的检出率高达86.1%,比传统标志物AFP高出30%;对AFP阴性肝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7%84.5%,明显优于传统标志物的检测。另外他提出,肝癌高危人群按照肝癌发生风险进行分层管理是提高肝癌早诊的重要基石,对于高风险人群建议按指南要求每3-6个月定期进行常规筛查。


陈2.jpg


4.jpg

5.jpg


随后在“大咖谈规范——在新版指南指导下的排兵布阵“环节中,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肝外科黄亮教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肝外科李刚教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外科侯辉教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外科李双喜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石鼎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外科周斌教授共同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与交流,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各位专家高度认同肝癌早检早诊是提升肝癌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的检测方法AFP在早期肝癌中的灵敏度有限,并可能存在30%-40%假阴性的概率,而miRNA7™对于极早期肝癌患者和AFP阴性肝癌患者仍有较高的检出率,可大大降低漏诊的发生。最后专家们表示,miRNA7™在肝癌全流程管理中的优势显著,期待未来能开展更多关于miRNA7™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帮助其发挥更大的临床价值,从而惠及更多的患者和高危人群,也希望未来国家对于肝癌早检项目能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助其发挥更大的临床价值,从而惠及更多的高危人群和患者,也希望未来国家对于肝癌早检项目能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


拼3.jpg


通过本次巡讲的内容宣讲与解读,使与会的上万名临床专家更深刻理解了新版“指南”的更新要点,也让专家们对于miRNA7™在临床精准诊疗中的应用和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相信未来随着肝癌诊疗规范化流程的推广和落实,将推动我国各地区医疗水平的同质化发展,改善更多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助力我国肝癌诊疗水平迈向全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