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协作,携手领航 | 第二届天府肝胆胰疾病规范化诊疗学术大会圆满收官
由四川省医学科技创新研究会、四川省抗癌协会、四川省医师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天府肝胆胰疾病规范化诊疗学术大会于近日在成都召开。来自国内外肝胆胰学科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齐聚蓉城,聚焦“创新协作、携手领航”的大会主题进行了多维度、全方位的学术探讨。
在肝癌规范化诊疗分会场论坛中,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副所长史颖弘教授带来了《肝癌降期后的肝移植治疗》的主题演讲。他介绍到,影像学强化组织不能鉴别肿瘤组织与炎症反应,对于预测肿瘤病理学缓解程度有一定的限度,联合血清学AFP、异常凝血酶原、7个miRNA组合等检查有望进一步提高PCR预测的准确性,可作为新的肝癌肝移植后复发相关的预后预测标志指标。通过7个miRNA组合,可以有效比较HCC患者治疗前后7个miRNA组合表达水平的综合变化,进而辅助判断疾病进程或治疗效果。他进一步介绍了2021年发表在J Cancer上的一篇文献,该文献指出在肝移植术后,7个miRNA组合可预测术后早期复发,在AFP和DCP升高或影像学检查发现复发之前,血浆miRNA7状态已检测为阳性,术后血浆miRNA7首次变为阳性到肿瘤复发的中位时间为2.4个月(0.5-10.0个月)。
在大会主会场论坛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常务副院长周俭教授带来了“《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版)》更新要点”的主题演讲。他指出,肝癌目前仍是我国肿瘤第2位致死病因,如果不采取进一步控制措施,包括预防与筛查,预计到2040年,全球肝癌发病与死亡人数将比2020年增加55%以上,其中一半将发生在中国。国内外研究均显示,肝癌的定期筛查可助力早诊早治,为病人带来生存获益。作为全球首个肝癌分子检测试剂盒,miRNA7™可有效提高肝癌早期诊断效率,已被纳入《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版)》等多个权威指南和共识,并已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得到引进与开展。
本次大会对于加强肝胆胰疾病诊疗的规范化、同质化、标准化,促进肝胆胰外科新技术、新理念的学术交流,推动肝胆胰疾病规范诊疗高质量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希望未来通过miRNA7™在临床更广泛的开展与使用,能够改善更多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让更多患者从中获益,稳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落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