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慧动态

以技术之“智”赋能医疗之“治” | 首届东方健康管理学学术会议成功举办

2024年12月11日

为强化学术引领作用,筑牢上海健康管理学科高质量发展核心优势,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健康管理学专科分会主办的“首届东方健康管理学学术会议”于2024年12月6-8日在上海成功举办。“东方”品牌系列学术会议是上海市医学会秉承“高标准、精品质、强品牌”的办会理念,精心打造的高层次、高质量的学术会议,已经成为上海市医学会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繁荣和发展最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

大会.jpg

12月6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科主任徐群教授在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肿瘤早筛技术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中为大家带来了《肝癌的早筛和管理》的专题报告,获得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可。


徐1.jpg


徐主任首先介绍了中国肝癌发病及诊疗现状。目前,70%-80%的肝癌患者初诊时已是中晚期,术后60%-70%的患者存在转移复发,而早期肝癌接受根治性治疗的5年生存率可达72.4%,因此早期诊断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关键因素。目前临床上面临着缺乏有效的早诊方法和预警方法的挑战,导致多数中国肝癌患者发现较晚,往往错过最佳诊疗机会。


1.jpg


她进一步指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关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提出的智慧健康管理信息化建设,旨在通过大力支持健康科技创新,为民众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健康服务。目前早期筛查方法日趋多元,多种技术路径优势互补,临床上目前主要采用影像、内镜等对肿瘤进行早期筛查。各种新型早筛检测方法中,液体活检被认为最有潜力。全球首个肝癌诊断试剂盒miRNA7作为外周血肝癌分子检测新技术, 能有效提高肝癌早期诊断效率。经过千例大样本、多中心研究优化并验证,基于血浆7种miRNA的肝癌诊断模型对极早期肝癌的检出率高达86.1%,比传统标志物AFP高出30%;对AFP阴性肝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7%84.5%,明显优于传统标志物的检测(证据等级 1,推荐 A),因此miRNA7可以大大降低临床因AFP阴性而漏诊的肝癌早期患者,整体提升极早期肝癌的检出率,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精准的诊断,给患者带来宝贵的治疗时间。


清晰1.jpg


清2.jpg


此外,《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版)》明确将miRNA7作为肝癌早期诊断标志物,并且全文12处提到基于7个miRNA组合对原发性肝癌早期检测、诊断、监测的意义。结合肝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影像学特征以及血液学分子标志物,可依据肝癌诊断路线图的步骤对肝癌进行临床诊断。


清晰3.jpg


最后,徐主任总结道,miRNA7是我国首个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的三类肝癌分子检测产品,被纳入《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 等多个权威指南和共识,荣膺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并已在全国各大健康管理中心逐步开展应用。除获得指南共识强烈推荐外,miRNA7 肝癌分子检测能极早期精准检出小肝癌,并且在AFP阴性人群中也有较高检出率,显著降低传统标志物检测带来的漏/错诊比例,为中国原发性肝癌高危人群早期预警和精准筛查提供了积极的助力


y4.jpg


相信随着miRNA7在健康管理领域中的应用与推广,将为提高我国肝癌的早诊率和5年生存率做出贡献,有效推动中国癌症早检关口前移,稳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落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