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慧动态

APASL 2025重磅发布 | miRNA7再证肝癌全程管理价值

2025年03月28日

640.png

2025年亚太肝脏学会(Asian Pacific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APASL)年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以“多元合作·创造消除和治愈的奇迹”为主题,汇聚全球肝病领域的顶尖学者,围绕肝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管理等展开深入探讨,共同探索精准医疗时代的新策略与新技术。

肝癌在中国和全球范围内均属于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癌症类型,其中肝细胞癌(HCC)占据主要地位。目前,肝癌的早期诊断仍然面临挑战。传统血液学分子标志物,如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DCP)等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然而,AFP的影响因素众多,也直接与肿瘤体积相关,特别是约30-40%的HCC为AFP阴性,因此存在一定的漏诊率和误诊率。


本次APASL大会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联合顿慧医疗研究团队,分享了miRNA7在肝癌诊断中的最新研究成果。特此整理本篇报道,以飨读者。


7个microRNA组合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性能(大会编号:PP1196)


研究背景


既往多项临床研究证实,miRNA7(miR-122、miR-192、miR-21、miR-223、miR-26a、miR-27a和miR-801)在HCC诊断中的表现优于传统血清学标志物。本研究基于真实世界数据,评估miRNA7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的诊断性能,进一步验证其在HCC诊断及监测中的临床价值。


研究方法


本研究纳入2023年9月至2024年8月期间,就诊于肝病科及肝胆外科的患者。纳入分析的共计137例,其中63例为HCC确诊或复发,74例为非HCC或无残留病灶。通过统计分析,比较miRNA7、AFP及DCP在HCC诊断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研究结果


在收集的179例患者中,79例(44%)miRNA7检测结果呈阳性。最终符合数据分析要求的共计137例。miRNA7的HCC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和99%,明显优于AFP(50%和78%)及DCP(61%和81%)。miRNA7的AUC值为0.86,显著高于AFP(AUC=0.64)和DCP(AUC=0.71)。


值得注意的是,在AFP阴性的患者中,miRNA7的灵敏度仍达70%,AUC为0.84,展现出优异的诊断性能。


mirna-1.png


此外,本研究展示了两个典型的临床病例,进一步验证了miRNA7在疗效评估及术后复发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mirna-2.png


本研究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再次展示了miRNA7在HCC精准诊疗中的卓越表现。与AFP、DCP相比,miRNA7展现出更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AUC值,尤其有助于AFP阴性肝癌的早期诊断。这一突破性的分子标志物有效提升了早期HCC的检出率,为临床提供了更加精准、可靠的辅助诊断工具,为肝癌全程管理带来了新契机。


汇报作者简介


孔祥沙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副主任技师 临床检验诊断学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肝病基础医学与实验诊断协助组成员。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北大核心期刊5篇。多次受邀在AASLD、APASL等学术年会进行口头或壁报交流。主持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大学医学交叉研究种子基金等多项研究;参与10余项全国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